网速越来越快,流量愈发不值钱,所有文件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最早做网盘的公司,应该都富有远见,可惜坚持到今天的寥寥无几,而且用户体验也参差不齐。不过今天我要谈的是网盘里文件的安全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的网盘被别人登录,里面隐私公之于众,说不定就变成下一个“陈老师”。就算你密码安全做的很到位,那你有没有想过网盘的服务商会不会已经掌控了你的隐私(尤其某些国产老流氓厂商)。很多网盘是宣称是做了加密处理的,比如我们最常用的 iCloud 就说是进行了严格加密(需要你开启两步认证),但如果以质疑的态度去想的话,我们不应该信任任何的网盘。

保护自己,从加密做起

不加密不上传,应该是使用网盘的正确态度。或者说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包括隐私、身份信息,银行信息都是要加密再存储和上传的。

以下为介绍两个工具:

网盘文件加密

在文件加密方面,我觉得 cryptomator 是最易用的,它是一款开源的帮你加密的软件。你可以在它里面新建一个目录(记作 D),指定好这个目录在你电脑上的路径(记作 P),就可以往这个目录(D)里扔东西了。我自己是把简历、学历证书等等一系列身份信息都放进去的。它加密后会存到你指定的那个文件夹(P),在不打开 cryptomator 的情况下,你看到 P 里面都是一堆乱码,谁也不知道这堆乱码是什么东西。

看完上一段,大概网盘文件加密你已经想到了,就是把 D 的 P 指定成你的网盘文件夹,这样上传上去就是一堆乱码了。估计谁在窃取了你的数据之后都是一脸懵逼,这堆数字字母是啥意思……

具体用法你们自行研究吧,我只负责推荐。

传输文件加密

现在给别人发个文件都用微信……无关紧要的确实可以,但如果你发的是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是不是就心里没底了?那你可以试试 Firefox Send ,这是火狐(老牌浏览器厂商)出的一款私密文件分享工具,可以端到端加密,阅后即焚……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自行探索吧,有好的也欢迎告诉我。

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安全

理论上,我们应该质疑一切,但实际上不可能。如果说把文件加密之后再存到我们的电脑里或者网盘里是隔绝了存储的风险,那传输的风险是无解的。只要是传输就有介质,网络传输可以靠加密,信号传输也可以,但总有一个环节是你百密一疏的,比如有人在你键盘里装监控器……虽然这个理论上概率极小,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可能性。

所以只有相对安全,安全性与便捷性成反比,比如本来上传网盘是无缝的自动的,现在非要先加密一圈才上传。越便利的东西也越不安全,比如信用卡盗刷现象。总之我们在便利和安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就好了。要不然估计会得被害妄想症。

现在大家对隐私越来越警醒,欧洲隐私条例 GDPR 发布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邮箱天天都是各大厂商更改用户条款的邮件。保护隐私是我们的权利,面对随意利用我们隐私的厂商要学会说不,总有更好的替代品,只是你不去探索。当然我知道“用户协议”这种东西是只有少数“较真”的人才会去看的,不过大家保护自己的意识确实越来越强,比如浏览器使用隐身模式(incognito window),搜索引擎用 DuckDuckGo 弃用 Google,定期清空电脑使用记录等……

BTW,我之前还写过 如何搭建一个私人网盘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密码,虽然我现在的密码全靠 1Password 管理了,不过我觉得这篇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