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是写给自己看的,现在分享出来
不废话,开局两张图:
从图中的收益来看,成绩似乎还可以。基金大部分是定投,收益率差不多股票的一半很合理。但说实话, Q1 赚钱的人大部分都是 2018 年死扛的那一批……
投资是一个概率题
投资是一道概率计算题,可获得收益的大小及概率决定付出的成本。去年当大盘跌破 3000 点的时候,有人叫嚣着” 2900 点是黄金底“,”大盘 2600 点后才会反弹“,” 2300 点见!“。其实不管这些所谓专家说多少点,我明确的是,现在的大盘已经处于低位,且开始了下行趋势。假设大盘有两个概率上涨概率 P1和下跌概率 P2,那么它越跌,P1 就越 大于 P2。当 P1 与 P2 的差越大时,买入赚钱的概率就越大。所以,此时只有一个动作:买。
但是买不是和在淘宝上购物一样,下单 -> 付钱 -> 买入,一气呵成,而是要等待时机,逐步买入,一点点买入。耐心真的很重要,我静静等待 3000 点都等了大半年……我在 2900 点的时候终于按耐不住出手了,先是买了一点点,然后随着大盘跌,我一点一点地买,手上的筹码也随之愈多。
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股市有言:“老手死于抄底”。我不敢自称老手,但也差点死于补仓。整个 2900 点到 2400 点的过程中,其实到 2600 点我的子弹就已经打光了,接着跌到 2400 的时候,我已经无力再买。但当时我的信心很足,主要来自两点:
- 我的筹码大盘股、蓝筹股居多(跌的幅度没那么大)
- 即使我子弹打光我的本金还不算多(毕竟我还年轻、毕竟我还很穷)
- 我的止损点还远没到
那么我就没必要担心了,剩下的只要交给时间。
知道很多道理,但仍过不好一生
道理都懂,理性告诉我一切都没问题的,只要安心拿住我现在的股票。但看着大盘天天在 2500 徘徊、急跌的时候心还是慌。我为了避免我卖出(把账面损失变成实际损失),还把软件卸载了大概半个月。
现在回想起来,10 月份到 1 月份是真的是难熬,不过建仓完毕后的小半年一次操作都没,算是真正的贯彻了自己的思路,打了一场硬仗(以前也有类似的战役,理性都被感性打败,“不小心”卖出或“不小心”买入了),还挺开心。经此一役,我对投资中时间跨度的理解也不一样了,以前觉得长线是一两年,现在觉得是五年以上。
尾
我现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还是要多看书。书中自由黄金屋,格雷厄姆的书,巴菲特的公开信,芒格的书都是金矿。不过,再好的投资系统,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量身定做才行。
回头需要把自己这些年来的每次操作整理复盘一下,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比特币等一系列,继续深化一下到底是为什么赔钱为什么赚钱。 多尝试,多失败,年轻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 写于 2019.3.30